植物学教案: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考试专题    来源: 山西大同大学      2024-07-13         

本站非官方网站,信息完全免费,仅供参考,不收取任何费用,具体请以官网公布为准!
教 案 首 页
课程单元题目 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本单元学时 18 授课方式 讲授 教案更新
日期
2010.1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植物体营养器官根、茎、叶的主要生理功能;
2、掌握根尖分区、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
3、掌握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
4、掌握植物叶的结构和形态
5、掌握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
重点:植物体营养器官根、茎、叶的主要生理功能,根(茎)尖分区,初(次)生生长及初(次)生结构,营养器官的变态。
难点:根和茎初(次)生生长及初(次)生结构
主要内容与时间安排,采用的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
重要中、外文词汇:
器官(organ),营养器官(vegetative organ)维管柱(vascular cylinder)、皮层(cortex)和根冠(root cap)初生生长(primary growth)
思考题:
1、根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有哪些区别和联系?试结合根的发育过程说明。
2、结合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说明为什么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进化?
3、比较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与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的异同。
4、如何区分复叶和生有单叶的小枝?
5、比较旱生叶和湿生叶、阴生叶和阳生叶结构的异同。
参考引用文献:
1.《植物学》,李杨汉,上海科技出版社。 
2.《植物学(上下册)》,华东师范大学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3.《植物学》,中山大学生物系、南京大学生物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4.《植物分类学简编》,胡先萧,科学技术出版社。
 
 
课程单元题目 第一节
本单元学时 4 授课方式 讲授 教案更新
日期
2010.11
 
 
 
 
 
 
 
 
 
 

 
 
 
 

 
 
 

 
 
 
 

 
 
 
 
 
 
 
 
 
 
 
 
 
 
 
一、根的生理功能 
根主要有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及固着植株两大功能,此外还有贮藏营养繁殖和生物合成等功能。 
二、根与根系的类型
由胚根直接长成的根称为主根,根的各级大小分支称为侧根。主根和侧根在植物体中的固定部位发生,称为定根。许多植物还能从茎、叶、老根和胚轴上生根,这些根的发生位置不固定,称为不定根。 
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体称为根系。根系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种:直根系由主根和侧根组成,主根明显、粗大、较长,各级侧根依次较小、较短。须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主根生长缓慢或停止,根呈丛生状态,无主次之分。 
三、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与分布
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与植物生长有很大关系。在自然条件,一般植物根系所占土地面积往往大于茎、叶面积的5~15倍。根据根系在土壤中分布的状况可分为两类:
深根系和浅根系。深根系的主根发达,垂直向下生长,往往扎入土壤深层;浅根系的主根不发达,侧根和不定根向四面扩张,长度远远超过主根,根系大部分分布在土壤表层。
四、根的发育与结构
㈠根尖分区和伸长生长
每条根从着生根毛处至顶端的一段称为根尖。从先端向后根尖可依次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
根冠   是包围在分生区外的帽状结构,由许多薄壁细胞组成,起保护分生区的作用,并可分泌粘液,有利于根尖推进生长。 
分生区  是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前端为原分生组织,后部为初生分组织(包括原表皮、原形成层、基本分生组织三种)。分生区细胞持续分裂活动,增加根的细胞数目。 
伸长区  细胞逐渐停止分裂,迅速伸长生长,产生大液泡。后部分化出最早的导管和筛管,是分生区与成熟区的过渡区域。许多细胞迅速伸长,是根尖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 
根毛区  内部组织全部分化成熟,故也称成熟区。根毛区最显著的特征是表面密被根毛。根毛是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的顶端密闭的管状结构。根毛的形成大大地扩大了根表皮吸收面积,因此,根毛区是根行使吸收功能的主要区域。
㈡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初生结构的概念:由初生分生组织(原表皮、原形成层、基本分生组织)分裂产生的细胞经生长和分化形成的各种成熟组织组成的结
构称为初生结构。 
根毛区初生结构从横切面看从外至内可分为表皮、皮层和中柱三部分。 
表皮  来源于原表皮,是最外一层排列紧密的
生活细胞,有根毛,主要起吸收作用。 
皮层  来源于基本分生组织,位于表皮内方,
由多层薄壁细胞构成,在幼根中起着贮藏、通气和横向输导的作用。由外至内又分为外皮层、皮层薄壁组织和内皮层三层。                               
外皮层  1至多层排列较紧密的细胞,细胞体积相对较小。根毛和表皮凋萎脱落后,外皮层细胞壁增厚起保护作用。                                
皮层薄壁细胞  为多层较大型的细胞,排列疏松,有明显胞间隙,是幼根贮藏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并有通气作用。                                 
内皮层  为皮层最内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细胞的径向壁、横壁上有条木化并栓化的带状增厚,称为凯氏带。凯氏带和细胞质膜牢固结合。内皮层的这种特性对溶质的吸收和输导有密切的关系。   
中柱  也称维管柱,位于内皮层内方,是根的中轴部分,来源于原形成层,包括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和薄壁细胞四个部分。 
中柱鞘(维管柱鞘)   中柱的最外层,由1层或几层薄壁细胞组成。有潜在分裂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裂形成侧根 、木栓形成层、维管形成层一部分、不定芽、乳汁管等
初生木质部  呈辐射状排列,辐射角尖端为原生木质部,较早分化成熟,导管口径较小而壁较厚;近轴中心的部分是后生木质部,较晚分化成熟,导管口径较大且壁较薄。初生木质部这种组织由外至内向心分化成熟的方式称为外始式,是根初生结构的重要特征。初生木质部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初生韧皮部  呈束状与原生木质部束相间排列,这是幼根维管系统最突出的特征。初生韧皮部主要起输导有机养料的作用,分化成熟方式亦为外始式。 
⑷  薄壁细胞  一部分布在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之间,其中一层是由形成层保留的未分化的细胞,将来转变为维管形成层的主要部分。另一部分薄壁细胞位于根的中心,称为髓,起贮藏作用。但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初生木质部分化达到中心,因而缺少髓.
㈢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由次生分生组织(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分裂活动使根的直径增粗的生长过程称为次生生长,次生生长产生的各种组织组成的结构称为次生结构。
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及其活动维管形成层由两个部位发生:主要部分由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的未分化的薄壁细胞转变而成,另一个小部分由正对原生木质部的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形成。维管形成层主要进行切向分裂,向外分化产生次生韧皮部(较少),向内分化产生次生木质部(较多),也进行径向分裂以扩大维管形成层周径。维管形成层只发生一次,发生后可持续活动多年。 
次生韧皮部主要由筛管、伴胞、韧皮纤维、韧皮薄壁细胞和韧皮射线组成;次生木质部主要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和木射线组成。(贯穿在次生维管组织中呈径向排列的薄壁细胞称为维管射线,包括韧皮射线和木射线,起横向输导和贮藏作用。) 
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及其活动木栓形成层第一次一般由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发生。木栓形成分裂活动向外产生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三者合称周皮。木栓形成层发生后只活动一个生长季,以后每年重新发生,发生位置逐年往内推移,最后由次生韧皮部发生。多年生的根部,由于周皮的逐年产生和死后的积累,而形成较厚的树皮。
由于内部组织的增多,外围组织被挤毁消失。多年生老根的结构,由外至内依次为周皮、次生韧皮部、维管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只占最中心极小的一部分)。 
㈣禾本科植物根的解剖结构特点
禾本科植物属于单子叶植物,没有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发生,不产生次生结构,其基本结构与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相似,也分为表皮、皮层、中柱三部分。与双子叶植物比较有如下特点: 
外皮层细胞层数较多,表皮脱落后,外皮层细胞壁栓化增厚,起保护和支持作用。 
内皮层细胞常在凯氏带的基础上发生五面壁增厚,即径向壁和横壁及内切向壁均增厚,只有外切向壁仍然保持薄壁,称马蹄形加厚。正对原生木质部常有一些细胞不发生五面壁增厚,仍保持薄壁,称为通道细胞。 
⒊初生木质部常为多原型,中央常有髓。 
在较老的根中,除初生韧皮部外,包括皮层和中柱在内的所有薄壁细胞都可能发生变化:或裂解形成气腔,或细胞壁木化增厚成为厚壁的类型。
五、侧根的发生
在适宜条件下,根可以不断地产生分支,即产生侧根。侧根由母根中柱鞘的一定部位产生,属于内起源。侧根的发生部位与根木质部的类型有关。
六、根瘤与菌根 
根瘤  是由固氮细菌、放线菌与植物根共生形成的瘤状结构,
常见于豆科植物。
菌根  是土壤真菌与植物根的共生体。主要有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两种:真菌菌丝主要包被在幼根外表,只有少数侵入皮层的胞间隙中,但不侵入细胞内的称为外生菌根。真菌菌丝侵入皮层细胞内,与细胞的原生质体混生在一起的称为内生菌根。
 
 
 
 
 
 
 
 
 
 
课程单元题目 第二节
本单元学时 6 授课方式 讲授 教案更新
日期
2010.11
 
 
 
 
 
 
 
 
 
 

 
 
 
 

 
 
 

 
 
 
 

 
 
 
 
 
 
 
 
 
 
 
 
 
 
 
 
 
 
 
 
 
 
 
 
 

 
 
 
 

 
 
 

 
 
 
 

 
 
 
 
 
 
 
 
 
 
 
 
 
 
 
 
 
 
 
一、茎的生理功能 
茎有两个主要生理功能:输导作用和支持作用,另外还有贮藏和营养繁殖的功能。 
二、茎的形态 
㈠茎的外部形态  茎是植株地上部分的主轴,常为圆柱形,有节和节间之分,节上着生有叶、芽、花或果。叶子脱落后在茎留下叶痕。 
㈡芽及其类型  枝条或花(或花序)的原始体称为芽。芽有下列类型:
定芽与不定芽   顶芽和腋芽由固定位置发生,称为定芽。由老根、老茎、叶上长出的芽,其发生位置不固定,称为不定芽。
⒉叶芽、花芽和混合芽   营养枝条的原始体叫叶芽;花或花序的原始体叫花芽;混合芽是既发育形成叶,又形成花或花序的芽。 
裸芽和鳞芽   外围有芽鳞片包被的芽叫鳞芽,无芽鳞片的叫裸芽。 
⒋活动芽和休眠芽   能在当年生长季节萌发生长的芽称为活动芽;温带木本植物枝条下部的芽,即使在生长季节也不萌发,暂时处于休眠状态的芽称为休眠芽。 创伤等刺激可打破休眠状态使休眠芽变为活动芽。
㈢茎的分枝  每种植物茎的分枝有一定的规律和方式,分枝方式可归纳为四种: 
单轴分枝  特点是主茎顶芽的生长活动始终占优势,形成直立而明显的主干,各级分枝依次较小。材用树种的分枝方式多为单轴分枝。 
合轴分枝  特点是主茎顶芽生长活动形成一段主轴后即停止生长或形成花芽,由下侧的一个腋芽代替主芽继续生长,又形成一段主轴,之后又停止生长或形成花芽,再由其下侧的腋芽接替生长,如此继续下去,因此,植物的主轴是由主茎和相继接替的各级侧枝共同组成,因此称为合轴分枝。合轴分枝可产生较多的分枝和较多的花芽,许多果树具有合轴分枝的特性。
假二叉分枝  常见于具有对生叶序的植物中,主茎顶芽活动到一定的时间就停止生长或死亡,由顶芽下面的一对腋芽同时生长形成两个分枝。每个分枝的顶芽活动到一定时候又停止生长,再由其下面的一对腋芽同时生长,如此继续发育,形成许多二叉状的分枝。因不是由顶端分生组织形成的分枝,故称为假二叉分枝。 
(四)禾本科植物的分蘖  禾本科植物在茎基部密集的节上产生侧枝,并同时在节上产生不定根的现象称为分蘖。由此形成的侧枝也称分蘖,由主茎基部产生的侧枝称为一级分蘖,一级分蘖基部产生的侧枝称为二级分蘖,依此类推。 
三、茎的发育与结构 
㈠茎尖分区及其生长动态  
 茎尖可分为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三个区。
分生区   形态上可为生长锥、叶原基和腋芽原基等结构部分,外围有幼叶包围。分生区顶端为原分生组织,后部为初生分生组织的原表皮、原形成层和基本分生组织。 
伸长区  细胞逐渐停止分裂,迅速伸长生长。外观表现为节间逐渐伸长,幼叶长大,并由密集逐渐变成松散。 
成熟区  节间长度趋向稳定,各种组织分化成熟,形成了初生结构。 
㈡茎的结构
⒈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由茎成熟区横切面看,可分为表皮、皮层和中柱(维管柱)三部分。 
表皮  是茎外表的初生保护组织,其最显著特征是细胞外壁角化,并形成角质层。
(2)皮层  由厚角组织和皮层薄壁组织构成,最内一层薄壁细胞常含有丰富的淀粉粒,称为淀粉鞘。厚角组织及近外侧的薄壁细胞常含有叶绿体,故幼茎常呈绿色。皮层具有光合作用和贮藏作用,并可产生木栓形成层。 
中柱(维管柱)  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三部分构成。
维管束  多数双叶植物的维管束为无限外韧维管束,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束中形成层。初生韧皮部由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和韧皮纤维组成;初生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和木纤维组成。少数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为双韧维管束在木质部的内方尚有内韧皮部。茎中初生木质部发育成熟方式为内始式。维管束起输导和支持作用。
  是茎中央的薄壁组织,起贮藏作用。
髓射线  是位于两个维管束之间,连接皮层和髓的薄壁细胞,起贮藏和横向输导的作用,正对束中形成层的髓射线细胞可恢复分裂转变为束间形成层。
⒉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次生生长包括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
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  茎的维管形成层由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连成圆环状形成层。其分裂活动与根的相同,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
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及其活动  第一次发生的位置可由表皮、皮层的厚角组织、皮层薄壁组织或初生韧皮部发生,因植物种类而异。其分裂活动与根一样,但产生的周皮有皮孔结构,栓内层细胞含有叶绿体。
茎的次生结构大体可分成树皮和木材两部分。
树皮  狭义的指历年形成的周皮及它们之间的死亡组织;广义的指维管形成层以外的所有组织,包括狭义的树皮及其内方正在执行其功能的次生韧皮部。
木材  主要指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只占很微小的部分。木材有两个特征:一是有年轮,年轮是维管形成层在一年内产生的次生木质部,由早材和晚材组成.
一是有边材和心材之分。心材是早年形成的近中心的次生木质部,颜色较深;边材是近年形成的近皮部的次生木质部,颜色较浅。
三种切面:   对三种切面进行比较观察,更好地理解茎的次生木质部结构。
横切面——与茎的纵轴垂直所作的切面。射线作辐射状,显示射线的宽度和长度。
切向切面——垂直茎的半径所作的纵切面。又称弦向切面。射线轮廓纺锤状,显示射线的宽度和高度。
径向切面——通过茎的中心即茎的直径所作的纵切面。射线细胞似砖墙,显示射线的高度和长度。
裸子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结构基本同双子叶植物木本茎,不同的是维管组织的组成成分。次生木质部无导管(少数除外),无典型的木纤维。次生韧皮部一般无伴胞、韧皮纤维。某些种类有树脂道。如松树。
⒊禾本科植物茎的解剖结构特点
禾本科植物茎的节与节间明显,节间有中空和实心两种类型。其节间解剖结构有两大特点:一是维管束星散分布,没有皮层和中柱的界限,整个结构由表皮、机械组织、基本组织和维管束组成。二是维管束为有限外韧维管束,无束中形成层,无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表皮  由长细胞和短细胞(硅细胞和栓细胞)组成,外壁角化并硅化。
机械组织  是位于表皮内的厚壁组织。
基本组织  占茎的大部分体积的薄壁组织,其中常有气腔或气道。  
维管束  分散在基本组织中,在实心茎中星散分布,在中空茎中排成疏松的两环。维管束由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和维管束鞘三部分组成,无束中形成层,为有限外韧维管束。初生木质部成熟方式为内始式;初生韧皮部由筛管和伴胞组成;维管束鞘由厚壁细胞组成。
⒋禾本科植物茎的初生增粗生长
禾本科植物茎的维管束内没有束中形成层,不能进行次生增粗生长,玉米等禾本科植物茎的有限增粗,是由于其茎内初生加厚分生组织分裂活动的结果。 
 
 
 
 
 
 
 
课程单元题目
本单元学时 4 授课方式 讲授 教案更新
日期
2010.11
 
 
 
 
 
 
 
 
 
 

 
 
 
 

 
 
 

 
 
 
 

 
 
 
 
 
 
 
 
 
 
 
 
 
 
 
第三节 叶
一.叶的生理功能和经济利用
主要功能: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其它功能:  吸收、繁殖
经济利用:  食用、药用、工业原料
二.叶的形态
(一)叶的组成
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叶柄、托叶三部分组成。
     叶片:叶的重要部分,常绿色扁平。进行光合、蒸腾作用。
     叶柄:连接茎与叶片。常细长柄状,输导、支持作用。
     托叶:叶柄基部两侧,叶状。不同植物托叶的形状、作用不同。
完全叶———叶片、叶柄和托叶都具备的叶。如月季、棉花、桃。
不完全叶———缺少其中一部分的叶。如油菜无托叶。
(二)叶片的形态
植物叶片在大小、形状(叶缘、叶尖、叶基)方面,每种植物都有其特点,可作为识别植物和分类的依据。
叶片的形态主要取决于三方面:叶片发育情况;生长方向(纵向、横向);长阔比例及较阔部分的位置。
禾本科植物叶的形态特点: 单叶,分叶片、叶鞘两部分。
    组成:   叶片   条形(线形)或狭带形,纵列平行脉。
                叶鞘   叶基扩大而成。保护幼芽,居间生长,加强支持。
附属结构: 叶环:叶片和叶鞘连接处外侧颜色较浅的带状结构。
                叶舌:叶环内方向上突出的片状结构。
                叶耳:叶舌两端,有片状、爪状或毛状的突出物。
      叶舌和叶耳的有无、形状,可以作为鉴定禾本科植物种类或品种的依据。
(三)脉序
1.脉序———叶脉在叶片上呈现出各种有规律的脉纹的分布。
2.类型:  主要有三种类型。
                羽状网脉   侧脉自中脉分出,侧脉间又分出细脉,如夹竹桃、枇杷。
   网状脉            
                掌状网脉   叶基发出多条主脉,如南瓜、葡萄、蓖麻。
                特点: 主脉明显,叶脉分枝连成网状,如多数双子叶植物。
                 侧出脉   侧脉垂直于主脉,如香蕉、芭蕉。
   平行脉    直出脉   各脉平行,由基部直达叶尖,如小麦、水稻、玉米。
                 弧形脉   各脉自基部发出,弧状,汇合叶尖,如车前。
                 射出脉   各脉自基部以辐射状分出,如棕榈、蒲葵。
          特点: 各脉平行排列,如多数单子叶植物。
    叉状脉   叶脉二叉分枝,较原始,如银杏、蕨类。
(四)单叶和复叶
单叶———每个叶柄上只生一叶,如樟树、女贞、南瓜。
复叶———每个叶柄上着生两片以上的叶。
  类型: 羽状复叶:小叶排列在总叶柄的两侧,如月季、合欢。
             掌状复叶:小叶着生在总叶柄顶端,如牡荆、大麻。
             三出复叶:三小叶着生在总叶柄顶端,如橡胶树、大豆。
             单身复叶:看似单叶,但叶柄与叶片间有一关节。如柑橘。
单叶和复叶的区别
                       叶 轴                                 小 枝
     顶芽             无                                       有
     腋 芽          小叶无                                叶腋有
     落 叶   小叶先落,叶轴后落                    仅叶脱落
      叶        叶与叶轴成一平面                  叶与小枝成一角度
(五)叶序和叶镶嵌
叶序———叶在茎上的着生次序。有三种基本类型。
           互生:每节只生一叶。如樟、白杨、悬铃木。
           对生:每节有二叶相对排列。如女贞、石竹。
           轮生:每节生三叶或三叶以上,如夹竹桃。
      簇生:叶成簇着生在节间极度缩短的侧生短枝上。如银杏。
叶镶嵌———  同一枝条上的叶,下部叶柄较长,上部的较短,相邻二叶着生方向不同,形成镶嵌式的排列。有利于光合、平衡作用。如白菜、萝卜。
(六)异形叶性
异形叶性———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叶形的现象。
   原因:  枝龄不同   如金钟柏幼枝叶针形,老枝叶鳞形。
三.叶的发育
叶的发育始于叶原基。幼叶中不保留原分生组织,而是在发育过程中全部成熟,不像根茎中还保留有生长点。
四.叶的结构
(一)被子植物叶的一般结构
异面叶———叶片有上下面之分,由于两面受光情况不同,内部结构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
等面叶———叶片无上下面之分,两面受光差异不大,叶肉的组织分化不显著。
不论异面叶还是等面叶,叶片都有三种基本结构。
1.表皮    有上、下表皮之分,表皮通常由一层活细胞组成,亦有多层,称复表皮。
       表皮细胞   形状不规则,外壁较厚,角质化。
       气孔器     分散在表皮细胞之间。双子叶植物的气孔有四种主要类型。
       排水器    叶尖和叶缘排出液体的结构。包括水孔和通水组织。
       表皮毛    如棉花叶的腺毛、甘薯叶的腺鳞。
2.叶肉是叶片内最发达也是最重要的组织,位于上下表皮之间,由含许多叶绿体的薄壁细胞组成。在异面叶中,叶肉明显地分为二部分:
        栅栏组织   位于上表皮下,细胞圆柱状,与表皮垂直,栅栏状排列,叶绿
体多,胞间隙小。
海绵组织   栅栏组织下方,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胞间隙发达,叶绿体少。
3.叶脉   叶脉是叶肉的维管束。各级叶脉的结构并不相同。
中脉、大侧脉     维管束发达,有形成层(短期活动),有维管束鞘,机械组织发达,在叶背明显突起。
      小叶脉            形成层消失,机械组织很少或无。
(二)单子叶植物叶的特点
禾本科植物叶片同样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
                          长细胞
表皮   表皮细胞                硅细胞
                          短细胞   栓细胞
           泡状细胞(bulliform  cell)  位于相邻二叶脉之间的上表皮,与叶片的
伸展卷缩有关。又称运动细胞(motor  cell)。
           气孔器    保卫细胞哑铃形,旁边有一对副卫细胞。
叶肉    等面叶,叶肉组织较均一。
                        单层薄壁细胞   细胞大,叶绿体多而大,与外侧叶肉细胞
叶脉   维管束鞘                  组成“花环状”结构。如玉米、甘蔗。
                          二层细胞    外层细胞壁薄、大、叶绿体少,内层细胞相反。
(三)松针的结构
松属植物亦称针叶植物,针叶植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旱生植物的特点,耐低温、干旱。
     叶针形,缩小蒸腾面积。表皮细胞壁厚,角质层发达,有下皮层,气孔内陷.叶肉细胞壁向内褶叠   扩大光合面积。有树脂道,内皮层明显,维管组织位于中央。
五.叶的生态类型
叶的形态结构,易随生态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异,尤其是有效水分和光照强度对叶片的解剖结构有明显的影响。
(一)旱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叶
根据植物与水分的关系,可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陆生植物    旱生植物
                        中生植物
                        湿生植物
       水生植物
1.旱生植物的叶
      外形特点:植株矮小,根系发达,叶小而厚,多茸毛。
      结构特点:表皮细胞壁厚,角质层发达,气孔下陷,栅栏组织层次多,
                     机械组织发达,有贮水组织。
      适应干旱方式:减少蒸腾面积,降低蒸腾速度,贮藏水分。
2.水生植物的叶
      结构特点:表皮细胞壁薄,角质层薄,叶片薄,表皮细胞常具叶绿体,无气孔。叶肉不发达,通气组织发达。
(二)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的叶
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关系,可分为三种类型。
       阳地植物(sun  plant)
       阴地植物(shade  plant)
       耐阴植物(tolerant  plant)
1.阳地植物的叶   倾向于旱生形态,但不等于旱生植物。如水稻,二者的大气环境类似,但土壤环境不同。
2.阴地植物的叶   倾向于湿生形态。
六.落叶和离层
各种植物的叶的生活期长短不同,一般植物的叶只有几个月,而常绿植物的较长。
落叶——多数植物的叶生活到一定时期,便从枝上脱离而枝不受损伤的现象。
 类型: 落叶树(deciduous  tree)   全树的叶同时脱落。如悬铃木、柳、白杨。
           常绿树(evergreen  tree)   老叶逐渐脱落。如樟、女贞、雪松。
      原因:  内因    叶细胞功能衰老。
外因    干旱、低温。
离区———叶柄基部的几层细胞发生细胞学和化学的变化。
       离层(abscission  layer)     细胞壁胶化,呈游离状态。
       保护层(protective  layer)   栓质、伤胶、木质沉积于胞壁和胞间隙。
植物激素脱落酸(ABA)是一种生长抑制剂,能使叶、花、果脱落。
 
 
 
 
 
 
 
课程单元题目 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本单元学时 1 授课方式 讲授 教案更新
日期
2010.11
 
 
 
 
 
 
 
 
 
 

 
 
 
 

 
 
 

 
 
 
 

 
 
 
 
 
 
 
 
 
 
 
 
 
 
 
第四节 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一.营养器官间维管组织的联系
(一)茎与叶的联系
叶迹———茎中维管束从内向外弯曲点起,通过皮层到叶柄基部止的这一段。
叶隙———叶迹上方由薄壁组织填充的区域。
枝迹———茎维管柱上的分枝,通过皮层进入枝的部分。
枝隙———枝迹上方由薄壁组织填充的区域。
(二)茎与根的联系
过渡区———植物幼苗期的茎和根相接的部分,出现双方各自特征性结构的区域。过渡区一般发生在胚轴部分。
表皮、皮层及次生维管组织在根、茎中排列位置一样,但初生维管组织排列不同。
   转变过程: 分割(分裂)  木质部分为叉状,纵裂为二束。
                   反转          倒转1800,一束向左外,另一束向右外。
                   位移          每束木质部移至相邻韧皮部内侧,与之相连。
                   合并(靠拢)  二束木质部束(分别来自不同木质部)合并为一束。
二.营养器官在植物生长中的相互影响
(一)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关系
      关系: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规律: 根深叶茂,本固枝荣。根系发展为枝系生长奠定基础。
             叶茂才能根深,枝荣才能固本。根系的健全发展有赖于叶提供有机养料。
(二)顶芽与腋芽的关系
      关系: 相互制约。
顶端优势———顶芽生长占优势,抑制腋芽生长的现象。
      应用: 对不同作物,根据不同要求,采取不同处理。如黄麻,要利用顶端优势,提高纤维产量和质量。棉花和果树,则要抑制顶端优势,促进分枝,多开花结果。
 
课程单元题目 营养器官的变态
本单元学时 3 授课方式 讲授 教案更新
日期
2010.11
 
 
 
 
 
 
 
 
 
 

 
 
 
 

 
 
 

 
 
 
 

 
 
 
 
 
 
 
 
 
 
 
 
 
 
 
第五节 营养器官的变态
变态——由于功能的改变所引起的植物器官的一般形态和结构上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健康的、可遗传的。
一.根的变态
(一)贮藏根       
特点: 形态上特别肥大;结构上 薄壁组织发达;生理上贮藏大量营养物质。
1.肉质直根:主根发育而成,一株一个,包括下胚轴、短茎。
      萝卜——形成层、额外形成层活动加粗。次生木质部发达。
      胡萝卜—形成层活动。次生韧皮部发达。
      甜菜——形成层、额外形成层活动。出现多层同心环结构。
 额外形成层———在正常维管形成层以外产生的形成层。由它所产生的次生结构,称为三生结构。
2.块根:不定根、侧根发育而成,一株多个,完全由根构成。
      甘薯——形成层、额外形成层活动加粗。无同心环结构。
(二)气生根
支柱根: 如玉米茎节上的不定根。
攀援根:如络石茎上的不定根。
呼吸根:如海岸的红树。
(三)寄生根
寄生根又称为吸器,根伸入寄主茎的组织内,吸取寄主的养料和水分。
      完全寄生:   如菟丝子,叶鳞片状。
      半寄生:     如槲寄生,具绿叶。
二.茎的变态
(一)地上茎的类型
      茎刺:也称枝刺。如山楂、酸橙的单刺,皂荚的分枝刺。枝刺的位置,常在叶腋。
      茎卷须:茎卷须的位置,在叶腋或与花枝位置相当的部位。如黄瓜、葡萄。
      叶状枝:茎叶状,扁平,绿色,行光合作用。如假叶树、竹节蓼。
      小鳞茎:也称珠芽。如大蒜花间的小球体。
      小块茎:如薯蓣、秋海棠的腋芽,常为肉质小球。
(二)地下茎的类型
       根状茎:似根,但有明显的节、节间,节上有退化鳞片叶、腋芽。如竹、莲。
       块茎:根状茎先端膨大。如马铃薯。
       鳞茎:扁平或圆盘状,周围有许多肉质鳞叶,鳞叶间有腋芽。如百合、洋葱。
       球茎:节、节间明显,有鳞叶、顶芽、腋芽。如荸荠、芋。
三、叶的变态
苞片和总苞 :苞片,花下面的变态叶。总苞,苞片多数聚生在花序外。
鳞叶: 叶退化成鳞片状。如木本植物的鳞芽、洋葱。
叶卷须:如豌豆复叶先端、菝契托叶变为卷须。
叶刺:叶全部或部分变成刺,如仙人掌、刺槐。
捕虫叶:食虫植物的叶。如茅膏菜、猪笼草。
叶状柄:叶片不发达,叶柄扁平片状。如台湾相思树。
同源器官———来源相同,功能不同的器官。如正常叶光合作用,洋葱鳞叶贮藏,豌豆叶卷须攀援。
同功器官———来源不同,功能相同的器官。如甘薯块根、马铃薯块茎都有贮藏作用。
 
 
 
 
 
 
 
 
 
 
海南高考志愿填报  http://www.xuecan.net/yanzhao/
学参学习网    学习经验分享    m.xuecan.net             [责任编辑:学习经验分享]
学参学习网手机版 |   高考频道 |   考试专题 |   学习专题 |   学习文档 |   学习地图 |   专题列表 |   教务管理系统 |   大学排名

  学习文库   免费学习门户 备案号:闽ICP备11025842号-4 学习网手机版

本站所有资料完全免费,不收取任何费用,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Copyright 2025 学参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