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
非官方网站,
信息完全免费,仅供参考,不收取任何费用,具体请以官网公布为准!
067801 微计算机系统设计 32学时/2学分
英文译名:Microcomputer System Design
适用领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掌握微计算机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能力,以及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微计算机
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能力。
预备知识或先修课程要求: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系统与接口、程序设计
教学方式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采用课堂讲授、研讨、上机实验,课程设计相结合的方式教学,其中学时分配如下:课堂讲授(12学时)+上机实验(6学时)+研讨(4学时)+综合设计实验(6学时)+系统演示、报告答辩(4学时)
学时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式 |
2 |
主流处理器研究进展(X86、单片机、ARM、FPGA、DSP、片内异构多核处理器等) |
授课 |
2 |
微计算机系统基本工作原理,微处理器体系结构 |
授课 |
2 |
微计算机系统各个子系统的硬件组成 |
授课 |
2 |
输入/输出控制方式、I/O接口标准、总线技术 |
授课 |
2 |
微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本组成及设计方法 |
授课 |
2 |
Proteus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仿真平台,微处理器系统仿真与分析、Proteus综合应用 |
授课 |
2 |
熟悉实验平台和开发环境,完成程序下载与流水灯实验 |
实验 |
2 |
熟悉温度传感器,编写相应程序实现温度采集功能,掌握开发平台输入输出模块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
实验 |
2 |
熟悉MP3解码器芯片,编写MP3播放程序,掌握SPI接口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
实验 |
2 |
通过前面的实验熟悉实验平台的外围接口和功能特性,依托实验开发平台结合应用需求进行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学生对应用系统进行分析和概要设计,并进行开题报告和研讨 |
研讨 |
2 |
通过前面的实验熟悉实验平台的外围接口和功能特性,依托实验开发平台结合应用需求进行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学生对应用系统进行分析和概要设计,并进行开题报告和研讨 |
研讨 |
2 |
微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综合设计 |
实验 |
2 |
微计算机应用系统综合设计的软硬件调试 |
实验 |
2 |
微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修改与扩充 |
实验 |
2 |
微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功能演示,并进行课程设计答辩报告 |
研讨 |
|
微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功能演示,并进行课程设计答辩报告 |
研讨 |
教学主要内容以及对学生的要求:本课程从微计算机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其结构、原理以及各
部件之间的联系,突出时序分析与系统设计,基于微处理器芯片构成应用系统的关键技术及
设计方法,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微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
内容摘要:
(1)主流处理器研究进展(X86、单片机、ARM、FPGA、DSP、片内异构多核处理器等)。
(2)微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工作原理,内容包括微计算机系统的功能、性能评价和工作原理,微计算机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各个子系统的硬件组成。
(3)微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本组成及设计方法,内容包括:输入/输出控制方式、I/O接口标准、总线技术以及微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方法等。
(4)Proteus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仿真平台,内容包括微处理器系统仿真与分析、ISIS原理布线工具、Proteus综合应用。
(5)学生熟悉实验平台和开发环境,完成微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基础实验。内容包括:程序下载与流水灯实验;熟悉温度传感器,编写相应程序实现温度采集功能,掌握开发平台输入输出模块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熟悉MP3解码器芯片,编写MP3播放程序,掌握SPI接口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6)学生通过前面的实验,熟悉实验开发平台的外围接口和功能特性,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微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并在开发平台上实现其功能。
考核方式:成绩分为平时成绩(20%)+课程设计成绩(60%)+答辩报告成绩(20%)。根据上课实验出勤情况和课堂参与度评定平时成绩。学生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完成一个微计算机应用系统课题设计,并在实际硬件电路上进行实现,根据课题难度、完成质量和提交的微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报告评定成绩。课程结束时,进行应用系统功能演示,每名学生做答辩报告,根据报告质量评定答辩报告成绩。
课程主要教材:无
主要参考书目:
1.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4版). 戴梅蕚, 史嘉权.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4
2. 基于PROTEUS的电路及单片机系统设计与仿真(第2版). 周润景,张丽娜,丁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0.1